4个疗程的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后,肝癌患者病灶显著缩小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健康和生命。中国2003--2007 年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和死亡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10.03%和14.56%,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 位。虽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其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体治疗效果仍不明显。近年来生生物免疫治疗中肝癌的防治中逐渐崭露头角,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生物免疫治疗是通过体外培养来诱导并扩增来源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杀瘤活性后回输至患者体内,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能规避三大治疗的毒副作用,同时提升免疫功能,清除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微小病灶和残余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近期我院生物治疗中心采用DC-CIK生物免疫治疗技术,为1 名肝内散在多发癌灶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四个疗程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病例情况:
患者谭某,男性,62 岁,既往有"乙肝" 病史。患者2015 年3 月在陈星海医院体检发现AFP 升高,2015-3-5 至江门市中心医院行CT 检查示" 肝内多发占位病变",2015-3-11 拟" 肝恶性肿瘤"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TACE 术治疗,术程顺利,好转后出院。
诊疗过程:
2015 年4 月病人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拟" 肝癌" 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稍减轻。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稍膨隆,腹壁静脉正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无振水音,肝肋下2cm 可及,质地软,边缘钝,Murphy 征阴性,脾未触及,肝区轻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
肝恶性肿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肿瘤标志物:CA724 18.44U/ml,AFP75.17ng/ml,CA199 35.67U/ml;胸腹部CT 示: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未见旧片对比,现片示:1、肝多发病灶,考虑S5巨块型肝癌(52*34mm)并肝内多发子灶,部分病灶内见碘油沉积,但病灶仍具有活性,需结合临床。2、胸部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生物免疫治疗经过:
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无法行手术根治,患者及家属拒绝行介入治疗及化疗,综合分析病情后,建议患者行D-CIK生物免疫治疗。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于2015-5-29,2015-06-27,2015-08-05 和2015-09-11 共行四个疗程D-CIK 生物免疫治疗,过程顺利。
治疗期间复查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肿瘤标志物:CA724 17.11U/ml,AFP 12.37ng/ml,CA199 41.7U/ml。2015-10-30 复查胸腹部CT 示:肝癌(肝内散在多发癌灶)介入治疗术后再次复查,对比2015-04-08 旧片,现示:1. 肝S5 段包膜下3 个富血供灶(最大20*15mm),考虑肝癌存活灶。2. 肝内大部分癌灶碘油沉积良好(沉积较前增多),病灶缩小,未见明确存活征象。
对比患者两次CT 所见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评价D-CIK 生物免疫治疗疗效达到PR,且患者精神、胃纳、睡眠均较前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结论:
对诊断为肝恶性肿瘤的本例患者,前期TACE 术治疗后CT 结果显示仍存在大量病灶,经过四个疗程生物治疗后,CT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灶缩小,其中最大病灶缩小了一半以上;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疗效PR,显示出DC-CIK 生物免疫治疗对该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患者入院时精神、胃纳、睡眠一般,经过四个疗程DC-CIK 生物免疫治疗后患者精神、胃纳、睡眠均较前改善,也说明DC-CIK 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作用。